义务教育阶段承载“科学启蒙”重任

  义务教育阶段承载“科学启蒙”重任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胡继飞

  

1525271108(1).jpg


  胡继飞

  从清末《奏定学堂章程》的“博物”到如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的“科学”,我国近代科学教育穿越了100多年的历史风尘。按照“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来计算,我国学校科学教育已然接近三个不惑之年。然而,我们的中小学科学教育真的“不惑”了吗?笔者的回答:非也。

  素质教育在我国仍未得到全面和有效实施,承载科学启蒙教育重任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更是令人担忧。小学科学、初中生物和地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说是学科地位卑微、课程形同虚设、师资严重不足、教学效能低下,已经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

  在这样的情势下,迫切需要各级主管部门对中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会诊甚至行政干预。

  发达国家小学科学教育成为核心课程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小学科学教育经历了几次大的课程改革。

  以1985年美国开始实施的“2061计划”为标志,新一轮世界性的科学教育改革运动延续至今。这场改革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在肯定“探究取向”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STS(科学、技术与社会)课程的地位。二是从面向少数人的“精英教育”转向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

  1996年美国颁布了有史以来由联邦政府支持的第一个全国性的科学教育标准,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也都相继出台、修改、完善各自的科学课程标准。

  目前,小学科学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但在绝大多数国家,早已作为核心课程受到相当重视。

  中国的情况却大相径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经历曲折,其学科地位可谓一落千丈。教育部于2001年正式颁发了《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自然”变身“科学”,但我们没有看到期待中的华丽转身,相反小学科学在实践中被再度边缘化。以广东为例,小学科学专职教师配置率,广州和深圳等一类地区约为50%,佛山和东莞等二类地区约为30%,其他三类地区则不足5%。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开出率不及三成

  今年,由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科学教育研究所承担的、由高校和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共同实施的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各地市推荐上来的26名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近半数竟然并未承担科学课的教学。

  广东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在全国居于中上水平,广东尚且如此,其他地区的情况更不容乐观。

  一些专家学者估计,小学科学课程的正常开出率在全国平均不及30%。就专业教师培养而言,一方面具有科学专业背景的小学科学教师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师范院校科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没人要。这样的状况,让那些长期坚守在小学科学教学一线的教师们甚为心寒。

  我们再看看初中科学教育。全面推行综合理科课程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因为综合的理科课程比分科的理科课程更具优越性。从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看,课程综合化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国家基础教育理科课程的发展趋势,亚洲国家初中仍然开设分科理科的仅有中国和老挝两个国家。

  基于我国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

  2001年我国开始第八次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分科与综合并行的初中理科课程,但理科课程的综合化改革一直步履维艰。曾几何时,浙江省、武汉市和深圳市一度成为我国初中开设科学课程的示范,然而好景不长,面对家长、学校和社会的“三重挤压”,标杆之一的武汉轰然倒下,从2008年开始退回到原来的分科状态。深圳市虽幸免,但目前仍处在分与合的舆论漩涡之中,只有浙江省“风景独好”,走得坚定而自信。

  孩子们对大自然和科学的探究具有天然的兴趣,早期的科学启蒙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科学正是对儿童进行早期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就在于,它能够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引导孩子们主动获得有关自然界和自身生活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的过程与方法,从小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行为习惯和进行科学创造的潜能。因此,小学和初中科学不仅仅是一门课程的问题,而且是关乎新一代国民的科学素质、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未来。

  科学课程应与国际接轨

  新课改在我国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弱势学科。为了我国义务教育科学课程尽快与国际接轨,笔者建议:

  尽快出台跨学段的科学课程标准。建议将小学和初中作为整体来制定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并将科学列为核心课程,将开课起始年级由现在的小学三年级提前到小学一年级,进一步确定科学课程在义务教育中的法定地位。

  对科学课程实施情况进行督查。建议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对属地的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情况组织专项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专职科学教师的配置、科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科学课的实施等。建议出台一份类似于《加强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意见》的指导性文件,以求短期内尽快扭转小学科学课程被严重忽视的局面。

  重视科学教育专业建设。鼓励高等师范院校继续开办培养小学和初中科学师资的科学教育专业,解决目前师资短缺的问题。同时,应将“科学教育学”作为二级学科,设立硕士点和博士点。

  重视科学教师在职培训。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周期缩短的课程更替,科学教师的培训应成为常态,建议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师的专项培训,尽快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新课程的执行力。

  重视科学教育研究。将科学教育研究列入国家和省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推动科学教育本土化研究。同时,各级科学教育专业学术团体应该以推进我国科学教育改革为己任,积极提升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规范化水平,积极推进初中科学课程综合化改革实验。

  科学教育需要科学家的参与。我国的中小学科学教育界仍缺少“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大家,希望有更多的科学家俯下身段来关爱我国中小学的科学教育。科学家的成长离不开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的发展更需要科学家。

  春天已经来临,让我们将学童们以及他们喜爱的科学课一同送进明媚的春天里!

  (作者系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科学教育研究所所长)

  《中国科学报》 (2012-04-14 A3 观察)